logo-title1logo-title2
文章段落
顧問文章

創業必懂的智慧財產權基礎知識

2025 年 10 月 17 日 吳豪恩 Michael

什麼是智慧財產權?為什麼創業者需要了解?


當你投入時間和心力開發新產品、設計品牌logo,或是寫出一段程式碼時,這些都是你的「智慧財產」。簡單來說,智慧財產就是人類運用腦力創造出來的無形成果,比如音樂、文章、設計、技術發明、品牌名稱、商標、軟體程式等。


而國家為了鼓勵創新、保護創作者的權益,透過法律賦予這些創作者專屬的權利,讓別人不能隨意抄襲或使用,這就是「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製造業所開發的商品,約有三分之一的產值其實來自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資本,例如品牌價值、設計巧思與技術研發。


對創業者而言,智慧財產權的價值非常高。現代企業的競爭力很多來自「無形資產」——像品牌價值、專利技術、商業機密——這些往往比工廠或庫存還更值錢。 


智慧財產權有哪些特性?


1.不具有形體:雖然大多數創作會呈現在實體物品上(如書本、產品),但智慧財產本身是無形的概念。


2.排他性:未經權利人同意,其他人不能隨意製造、使用、販賣或進口相關產品或服務。


3.屬地主義:智慧財產權由各國法律規範,在台灣取得的專利不會自動在美國或日本受保護,必須到當地申請並通過審核後才能得到保護。 


4.國際化趨勢:由於全球市場流通,國際間有多項公約(如巴黎公約、TRIPS協定)協助各國建立共同標準,讓保護機制更一致。

 
智慧財產權的四大類型


智慧財產權主要分為四大類,各有不同的保護標的和成立要件:


一、專利權:保護技術創新


什麼需要申請專利?專利保護的是「技術創新」,在台灣,專利分為三種類型:


1. 發明專利: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之創作,可以是產品(如新型手機電池)或方法(如特殊的製造流程)。保護期限為自申請日起算20年。 


2. 新型專利:針對物品的形狀、構造或組合的創新,例如一種具有可更換圖案的組合餐具。保護期限為自申請日起算10年。 


3. 設計專利:保護物品的外觀設計,包括形狀、花紋、色彩等視覺呈現,甚至是手機APP的圖形介面也可以申請。保護期限為自申請日起算15年。 


專利的三個必備條件:

•    產業利用性:你的創作必須能在產業上實際製造或使用,純理論但無法實現的概念不符合。 
•    新穎性:申請日前這個創作不能已經公開發表、使用或被大眾知道。 
•    進步性:你的創作相較於現有技術,不能是該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的人能夠輕易完成的改良或變更。


申請專利要花多少錢?


以台灣為例,發明專利申請費約10,500元(包含申請費3,500元及審查費7,000元),新型和設計專利申請費為3,000元。取得專利後還需每年繳交年費來維持專利權。


實際案例: 崑山科技大學在2023年取得一項發明專利,是「具影像辨識的家禽飼料監控系統及其監控方法」,可以自動監控養殖場的飼料剩餘量和家禽數量,判斷是否需要補充飼料。這就是將技術創新轉化為專利保護的典型例子。


二、商標權:保護品牌識別


為什麼需要商標?


想像你在國外肚子餓想找餐廳,遠遠看到一個熟悉的黃色大寫M的招牌,你知道麥當勞就在不遠處了。這就是商標的力量——它幫助消費者識別商品或服務的來源,並與其他品牌區隔。


什麼可以註冊為商標?


商標是用來區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識別標誌,可以是文字、圖形、聲音、顏色甚至包裝造型。
例如 Starbucks 的綠色美人魚圖案、Nike 的勾勾,都屬於商標。


除了傳統的文字與圖形外,商標也可以是:•    顏色(如Tiffany藍) 
•    立體形狀(如可口可樂瓶身) 
•    聲音(如Intel的"燈,等燈等燈"音效) 
•    動態圖像或全息圖 


商標註冊後保護期間為10年,但只要持續使用並繳費延展,可以永久保護。


商標識別性很重要


商標必須具有「識別性」,也就是能讓消費者認出這是你的品牌。根據識別性強弱可分為:
•    獨創性/任意性(識別性最強):完全自創的詞彙,如「Google」、「Kodak」 
•    暗示性:暗示商品特性但不直接說明,如「一匙靈」洗衣粉 
•    說明性(識別性弱):直接描述商品特徵,通常無法註冊 
•    通用性(無識別性):該類商品的通用名稱,絕對不能註冊 


申請商標需要準備什麼?


1. 申請人姓名與地址 


2. 清晰的商標圖樣(建議提交黑白圖樣,可涵蓋各種顏色使用) 


3. 指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類別 


商品和服務分為45個國際分類(尼斯分類),第1-34類是商品,第35-45類是服務。例如酒類飲料屬於第33類、教育訓練服務屬於第41類。申請費用每一類別為3,000元。


避免商標混淆誤認


註冊商標時必須確保不會與現有商標造成混淆。例如你不能申請一個與知名品牌太相似的商標,即使你的商品類別不同,如果消費者可能誤認兩者有關聯(如系列商品、授權關係等),就會被駁回。


三、著作權:創作完成就受保護


著作權的特殊之處


與專利和商標不同,著作權不需要申請註冊,只要創作完成就自動受到保護!
原則上,作品是否受著作權保護,其要件大致可歸納如下:
•    必須是人類精神力作用的成果
•    必須經由「表達」而外顯
•    必須獨立創作且具有創作性

 

著作權保護的標的包括:
•    文學作品(小說、文章、歌詞) 
•    音樂創作 
•    美術作品(繪畫、雕塑) 
•    攝影作品 
•    電腦程式 
•    影視作品等 


著作權保護什麼?


著作權分為兩大類:


1. 著作人格權:保護創作者的名譽和人格利益,包括: 
•    公開發表權(決定作品是否公開以及何時公開) 
•    姓名表示權(是否及如何標示作者姓名或筆名) 
•    禁止不當改變權(他人不能扭曲你的作品) 人格權不能轉讓或繼承,永遠屬於創作者。 

 

2. 著作財產權:著作財產權賦予著作人就他所創作的著作,所可以享受的財產上、經濟上的權利。透過著作財產權的讓與、授權等,使著作人獲得一定程度的經濟利益,得以維持生活或促進創作意願。著作財產權包括重製權、公開播送權、公開傳輸權、改作權等。

 

保護期限


一般著作的財產權保護期間為創作者終身加上死後50年。如果是公司法人的著作,則是公開發表後50年。


什麼是合理使用?


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沒有取得授權,使用他人著作也不算侵權,例如:
•    為了教學目的的合理引用 
•    個人或家庭非營利使用 
•    新聞報導 
•    學術研究 


但「合理使用」有四個判斷標準:利用之目的及性質、著作之性質、所利用之質量及其在整個著作所占之比例與利用結果對著作潛在市場與現在價值之影響這些基準的綜合判斷。不能因為是「學習」或「參考」就大量複製使用。


如何證明不是抄襲?

著作權糾紛中,權利人必須證明對方「接觸過」自己的作品且「實質相似」。

如果你想證明自己是獨立創作,可以:
•    保留創作過程的紀錄(草稿、修改歷程) 
•    證明自己的創作時間早於對方 


網路時代的著作權陷阱


如果你在直播中播放背景音樂,或在短影片中使用流行歌曲,都會涉及「重製」和「公開傳輸」他人的音樂著作和錄音著作,原則上需要取得授權。有關音樂著作及錄音著作之重製和公開傳輸的授權管道、方法,可參考智慧財產局「影視音產業利用音樂專區」及「音樂錄音著作授權資訊查詢管道」


四、營業秘密:靠保密來保護


什麼是營業秘密?


營業秘密是指方法、技術、製程、配方、程式、設計或其他可用於生產、銷售或經營的資訊,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可口可樂的配方。


營業秘密的三個要件:
1. 秘密性:不是業內人士普遍知道的資訊 
2. 經濟價值:因為秘密而具有實際或潛在的商業價值 
3. 保密措施:所有人已採取合理的保密手段 


如何保護營業秘密?
•    與員工簽訂保密協定(NDA) 
•    限制資料的閱讀和接觸權限 
•    在機密文件上標示「機密」或「限閱」 
•    嚴格管制影印份數 
•    與合作夥伴簽署保密協定 
•    實施保全措施(如辦公室上鎖、限制訪客) 


營業秘密的優點是不需申請、沒有期限限制,但缺點是一旦洩露就失去保護,而且無法對抗他人的獨立研發或反向工程。


創業者如何規劃智慧財產權策略?


1. 一切從營業秘密開始
創業初期,技術或商業模式尚未成熟時,先以營業秘密保護。等到技術更完善、準備進入市場時,再考慮申請專利。


2. 智慧財產權布局要先於市場布局
在產品上市或公開宣傳前,就應該完成商標註冊和專利申請。因為一旦公開,可能就喪失新穎性,無法取得專利,而商標也可能被他人搶註。


3. 審慎簽署合約
與員工、合作夥伴、投資人簽約時,一定要明確約定智慧財產權的歸屬。特別注意:
•    員工職務上完成的創作,智慧財產權歸屬可透過契約約定 
•    與外部合作開發的成果,權利歸屬要事先協議 
•    授權合約要明確範圍、地區、期間、費用等

 
4. 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定期檢索競爭對手的專利和商標申請,了解產業技術發展趨勢,也能及早發現可能的侵權風險。


5. 自己的權利自己主張
智慧財產權不會自動保護你,發現侵權時必須主動採取行動,可能是發警告函、協商和解,或是訴訟。但訴訟成本高昂且曠日廢時,有時商業談判會是更好的解決方式。


實用資源與建議


創業路上遇到智慧財產權問題時,可以善用以下資源: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站(https://www.tipo.gov.tw): 提供完整的申請指南、法規資訊和檢索系統 
•    智慧財產局《一人部門的IP日常手札》:適合中小企業和新創的實務指引 
•    專業顧問協助:複雜的專利申請或授權談判,建議尋求專利代理人或智財律師協助 


結語


智慧財產權是創業者的重要資產,也是守護創新成果的盾牌。雖然申請和維護需要成本,但長遠來看,完善的智慧財產權布局能夠:
•    保護你的創新不被抄襲 
•    提升公司估值(投資人很看重IP資產) 
•    創造授權收益 
•    建立競爭門檻 
記住:創業不只是把產品做出來,更要確保你有權利銷售它,也要確保別人不會輕易複製它。從第一天開始就將智慧財產權納入商業策略,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步,走得長遠。

 

參考資料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認識專利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企業專利申請及管理實務指引手冊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認識商標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著作權一點通

延伸閱讀